今天给大家聊到了郎咸平谈论区块链,以及郎咸平讲区块链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狗狗币大涨,狗狗币能超越比特币吗?
狗狗币大涨,虽然说这些日子虚拟货币的币值奠定十分不稳定,有时候价格飞速上涨有时候也下跌,就比如比特币从61,000多美元,现在已经跌破5万美元了,但是狗狗币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比特币呢?或者说涨得比比特币还厉害呢,只能说增长幅度上可能会有,但是巅峰值上应该不会。
因为比特币这个虚拟货币价格快速上涨之后,全球多个国家已经针对这些虚拟货币加密货币进行了一定的规制,已经有多个国家表示要规制加密货币,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据说现在正在讨论未来会实施,比如说韩国它也针对这些加密货币推出了一个叫资本利得税,也就是说你以后炒币你就不能随随便便的炒了,不是说你赚了中间这个5万块钱的差价,那这5万块钱都是你的,你还会被争走一部分,这只是个开始而已。
虚拟货币价格会不断商量,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它是非常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的,也就是说同一时间之内卖出货币的人有限,但大量人求购大家都想买,那你就得出更多的价格,不出更高的价格你买不到,反过来也是这样的,当它处于卖方市场的时候,价格就会上升处于买方市场的时候价格就会下降,是因为它没有受到任何政府官方力量的规制,如果说现在多个国家都出台了这个这个东西的限制政策,那它就不是随便能涨,随便能落的了。
所以未来可能虚拟货币会逐渐变为热点,也就是说它逐将变为另外一个投资方式,但是虚拟货币加密货币终究会受到规制,它不可能像制裁的比特币疯狂上涨,有疯狂下跌,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说比特币价格的变动是异军突起,大部分国家的宏观调控部门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东西他才快速出现,但是现在已经注意到他了,就不可能再让它随便长随便落了,所以狗狗币可能会上涨,但他不太可能上涨的最终价格还比比特币高,你要知道现在两者的价格差多少,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
为什么说把比特币作为规避风险的资产,是很危害的?
以比特币作为一种避险资产还为时过早,很可能将我们的积蓄置身于巨大风险中。
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方将于9月1日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这周一中国做出回应,中国相关企业暂停进口美国农产品,人民币跌至十多年来的最低点。
中美贸易争端升级仅仅是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定的一个因素,此外还有伊朗、印度以及英国脱欧造成的局部地区的不稳定。这使得投资者正在寻求其资产的保持方式。
在市场动荡时投资数字资产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以往在这种时期,投资者通常将资金存放在美国国债等资产中,因为这些资产是政府支持的,或是投入黄金,其被视为通胀和美元疲软的对冲。当然买入日元也是一个选择,日本持有从美国政府债券到外国房地产等多种类型的资产。
一般而言,人们急需配备避险资产不外乎有3大情况发生:金融危机、政权动荡和战争冲突。
作为避险资产必须满足某些特点:在全球具有高信任度,不易受政治、战争、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比较稳定,不易贬值等。
那么比特币是否能够胜任避险资产的重任呢?
或许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全球认同度还不高。
图片来源:
据Coin Dance对于比特币的全球合法性研究表明:
全球48%国家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
全球4%国家限制比特币的应用;
全球3%国家认为比特币是非法的;
全球45%国家未表态。
其二,价格波动太大,没有黄金一样的稳定性。众所周知黄金每天涨跌幅平均在万分之几个点,但比特币波动大时能达到几十个点,这完全拿着钱在坐过山车。
其三,因为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技术漏洞,易受到黑客攻击,导致用户的比特币损失,让人没有绝对信任感。又或者持币者突然离世或忘记了自己的私钥,那就再也找不到比特币了。
中外各领域专家也针对比特币做出了评价
郎咸平等经济学家认为,比特币是庞氏骗局。
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rey Currie表示,黄金和比特币买家是不同的人群。另外,虽然与黄金相比,比特币的波动性要大得多,流动性也相对较低,对于交易者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投资,但这并不能吸引那些喜欢黄金稳定性的长期投资者。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CEO Andrew Bailey也警告称,比特币与赌博的风险无异,投资者要做好准备“全赔”。
黄金交易商GoldCore的研究主管Mark O’Byrne警告称,比特币手续费高、波动性大,还有黑客风险,若想成为避险品种,需要证明自己不管是在市场崩溃时还是萧条时,都能像黄金在历史中的表现一样。
波士顿Flipside Crypto公司首席执行官Dave Balter说,比特币价格非常不稳定。他表示,对于那些把比特币作为避险资产的人来说,“风险就是比特币会一夜之间上涨或下跌20%。比特币总是大涨大跌,坦诚地说避险资产不应如此。这些投资者可能会发现它并不像传统的避险资产那么安全。”
事实上,根据彭博数据,上个月比特币的平均每日波动超过4.7%,自7月初开始出现4次两位数的日波动率。相比之下,同期黄金的平均波动率为0.8%。
所以现在看来,以比特币作为一种避险资产还为时过早,很可能将我们的积蓄置身于巨大风险中。在今后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完善,比特币信任度普遍提高的前提下也许我们会看到比特币在避险资产的领域中站得一席之地。
民生之多艰,如何找出路?
为什么我们的收入这么低?为什么我们什么东西都比美国贵?为什么我们的食品这么不安全?为什么我们年轻人没有出头的机会?为什么我们的医改这么难?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活不下去?为什么我们的垃圾问题这么严重?为什么我们的水资源问题这么严重…… 百姓看得懂的民生之艰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一书列出了十六个问题,其中大部分是明确设问,探讨如今最普通中国人所遭遇的艰难处境。在郎咸平看来,包括官方、媒体和部分专家对这些民生问题的惯常解读,都存在几点误区:一是对普通老百姓的具体遭遇领会不深,造成政策着力点偏离;二是错误引用美国等国家案例经验,存在认知偏差;三是政府监管与市场介入的边界界定不准,也就是说该管的没管或没管好,不该管的,却因为行政垄断痼疾发作、利益集团劫持决策和舆论,反而有所强化。在作现状解读和原因分析中,郎咸平继续发挥着其一贯的犀利、幽默的文风,用最简朴的语言试图澄清这些问题的本来面目。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对现状和原因的切入是不难的,甚至可以说,在许多具体问题上,“民生之多艰”情况众所周知,如果不能解决,又有什么用呢?把话说直白一点,达到前述解读和分析,主要靠的是知识背景和信息(整合)优势,会做这样的工作的人很多,我们为什么(凭什么)花钱来看这本书呢? 确实,能把问题看明白的人很多,但可以把问题说明白的人却不那么普遍,这是因为:首先,学界不少人认为郎咸平系列“百姓经济学”所涉及的问题过于简单,觉得不屑谈论,他们更习惯于用专业术语去帮地方政府论证政绩项目,从学理和经济形势两方面佐证那些项目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又或者专心去写其门生故吏也不大看得懂的艰深论文——简而言之,“百姓经济学”既不能带来直接的效益(出书稿费跟项目经费相比,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也不能拿来评选职称,当然不会被自以为水平比郎咸平高很多的专家所选。 其次,政学商各界一些精英,习惯于在信息不均等情况下,占据博弈优势、争取现实利益,具体到郎咸平这本书里谈到的房改、环境和食品安全监管、产品质量监管、医改等问题,如果将内幕和信息说得太透,意味着监管部门要担负起更多责任、从业企业要履行更多义务、专家不得不更小心谨慎地帮闲换钱,利益上会受影响,岂不等于自找憋屈? 第三,谈论“百姓经济学”、“穷人经济学”,不仅需要有经济学的知识储备,而且必然涉及到大量现实信息的整合和分析;许多国外模式之所以到中国难以复制其原有效果,来源于截然不同的体制和市场环境,这也牵涉到比较复杂繁琐的观察和思考。而这一切,都是原有的经济学大师们所未能给出公式方法的;这些大师的门生及其粉丝,已经不习惯脱离“言必经济学原理或大师名言”而进行实证研究的,怎么可能把问题说明白呢? 谁在迷信权力的力量? 之前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郎咸平的“百姓经济学”纯粹是哗众取宠,意思是说,他虽然找对了问题,有时也看准了原因,但一谈到如何解决的时候,就提出无法操作的愿景和方案。还有专家认为郎咸平过于强调政府监管的重要,有意贴近民众情绪、“明修栈道”,却悄然强化政府权威、“暗渡陈仓”。有意思的是,这两种说法的提出,所依据的,其实来源于多年前郎咸平呼吁制止国企贱卖风潮、打击掏空国有资产的硕鼠、加强中国内地股市监管——更好玩的在于,一些批评者当年正是与郎咸平辩论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家,本文前面已经谈到,他们非常不屑细读郎咸平的作品,无非基于利益立场,匆忙地给后者贴上了个标签,然后就展开完全没有针对性的指摘和非议…… 实际上,这两年来东方出版社推出的《郎咸平说》系列著作中,郎咸平不仅对提出的设问给予了解答,而且其方案思路,并不是所谓的迷信政府权威并为之扩权提供依据,恰恰相反,他极力批评的,就是经济领域不恰当、过度的国家权力介入,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提出巨额投资计划并得到地方政府投资额倍增的跟进时,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公开表达不同意见的经济学家,反对违背市场规律和地方财力的“铁(路)公(鸡)机(场)”建设计划。而对于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郎咸平说》系列著作多次发出呼吁,希望各级政府真正给予它们公平、法治化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家有信心继续做大做强实业而非投机性的将盈余拿到房市保本;还对多个产业领域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方案,警示企业家不要迷信高新技术而忽视产业链的精心治理。试问,这样的建言能算成迷信、强化政府权威吗? 在新出版的这本《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中,当谈到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时,郎咸平一方面归纳了其此前提出的产业链整合观点,提出了可具体操作、国外有产业范例的地下产业(地沟油)疏导改造建议,另一方面则再度强调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需要强化执法者和从业者的法律责任,确保监管与被监管双方在利益上绝缘(这才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不叫强化政府权威)。 对于平民的“新三座大山”(住房、医疗、教育),这本书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房改、医改、教改。这其中颇有新意的是,郎咸平提出教改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在于只在行政权和教授权威之间选答案,而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相反,美国等国家高教制度的成功,其核心既不是教授的福利,也不是大学的规模,而是学生的质量。
谁有黑领崛起(郎咸平)的原文,谢谢!
白领陨落 黑领升起----(郎咸平 2009年03月26日)
主题: 白领陨落 黑领升起----(郎咸平 2009年03月26日)
才仅仅10年之前,白领还是一个全社会人人称羡的身份。万科地产甚至将其出版的系
列图书命名为《白领》。白领是指那种在高级写字楼里上班的专业技术人员,特点是
高学历、高收入。特别是写字楼里外资企业,更是白领群体云集的根据地。
白领意味着体面的工作、优雅的修养、丰富的精神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白领简直
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白领必定毕业于名牌大学,甚至是硕士、博士或海归,每天朝九晚五打卡,坐在格子
间的电脑旁,MSN,麦当劳,卡布奇诺,网恋,丁克,地铁,打的,坐经济舱,住星级
宾馆,泡吧,煲电话,听蓝调,加班,夜生活,圣诞节,一夜情,斯诺克,暂住
证,红酒,抽555,住租来或按揭的公寓,买简约的宜家家具,收藏CD,谈论《老友
记》,向往喝西藏,留恋于丽江,铁杆驴友,不看中文报纸不看中国电影,看《国家
地理》《名牌》《读书》杂志,看卡夫卡看张爱玲看伊朗电影,洁癖,乡愁,健
身,瑜伽,养吉娃娃,香水衣服鞋子泡吧旅游鲜花买书买CD看电影,月光一族。
白领的产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末期的典型现象,证明了“知识改变命
运”。白领大多只出现在一线城市。面对WTO的前夜,这些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开始
尝试一种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雅皮士生活。绅士与淑女,是充满这些新思想的青
年人的人生目标。《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傲慢与偏见》是他们的必读书。爱情、教
养、文化、艺术、体验、精神贵族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10年过去,物是人非。回头看看,当年怀着白领梦“范进中举”,当许多大学生兴冲冲
踏出大学这个高级职业培训监狱大门的时候,却必须接受与黧黑的农民父亲同场竞聘
的残酷现实。
曾经的白领已经老去,在一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面前,破产的破产,失业的失
业,离婚的离婚。当孕育白领的贸易、广告、房地产、IT和制造业风吹雨打流水落
花,脆弱的白领蓦然发现,曾经雪白挺括的领口,已经被冰冷的汗水洇得皱皱巴巴一
片姜黄。
春天来的时候,老去的白领继续徘徊于物价和房价飞涨的城市。伫立在林立的写字楼
脚下,他今天会收到一个面试通知么……白领的传说就这样陨落了。
与此同时,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社会群体已经夺去了全中国所有的光芒,他们开着“自
己的”大排量名牌汽车,出入高档酒楼,高级夜总会,乘坐头等舱或软卧,住星级宾
馆,拥有黄金位置的几处豪宅,购全套红木家具,在位置最好、景观最佳,装修最豪
华、质量最安全的办公楼上班,独立办公室,不打卡,饭局,会面,喝茅台五粮
液,品天价普洱,抽极品中华,精装《毛评二十四史》,VIP,炒股投资保险理财,收
藏古玩字画珠宝黄金,高级会所,劳力士,路易威登,奢侈品,国际顶级品牌服
饰,高尔夫,公派出国,移民,护照,拉斯维加斯,美容减肥按摩,组织体检,疗
养,免费医疗,贵族学校,MBO,脱产学习,党校,佣人,情人,养藏獒,带薪假……
他们就是在全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遍地开花,全面崛起的新兴黑领阶层。相对于干
干净净清清白白的白领,他们的衣服是黑色的,汽车是黑色的,脸色是黑色的。他们
的收入是隐蔽的,生活是隐蔽的,工作是隐蔽的…… 所谓隐蔽,就是像站在黑夜里的黑
衣人,你知道他在,他也知道他在,但你不知道他什么样,在做什么。他们就是就职
于ZF和官有垄断企业的那个庞大群体。
10年间,官有建筑已经屡屡刷新了所有中国城市的高度。在气度辉煌富丽堂皇的官方
办公楼面前,商业写字楼登时被压出逼仄吝啬的寒酸来。从容积率、配套、装修等各
方面,拔地而起的“大裤衩”成为城市黑领新贵们的“鸟巢”。白领和他的OFFICE一
起,被黑领的裤衩遮住了所有的阳光。
10年间,通过土地财政和垄断政治权力,官方组织一步步通过各种手段将社会财富向
自己手中集中。不仅以重税和重复收费罚款的方式,从横向上苛刻聚敛社会财富,而
且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方式,从纵向上大肆透支谋夺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根基。 BR
官有经济在垄断的无竞争市场所向披靡,源源不断的暴利如滚滚长江。水气电油电信
金融烟草卫生教育海关公路等行业自不用说,即使出版、邮政、新华书店、市政、环
卫、公交、盐业、矿业、铁路、民航、文化、体育、新闻、旅游、土地等这些领
域,因为禁止自由竞争,其利润之丰厚仍足以使任何外企眼红得流鼻血。
在当下中国随便哪一个城市,一个大腹便便的税务监管员都可以开着路虎SUV上班,他
的办公室面积有多大、装修得有多豪华不必说,只消告诉你一句,他可以在单位里健
身桑拿游泳……一个刚刚工作两年的警察就已经买车买房——没要父母的钱也没按揭……一
个国家电网公司的抄表员基本月薪达到8000元……
简单推算一下,全国有1000多个省级,20000个厅级,好几万到十来万个县级,这还不
包括北京的中央部门和军队警察系统。较发达地区普通黑领年收入10到20万元极普
遍,年终发个十万元奖金不是什么稀奇事,而这也不仅仅是税务部门才有这个财
力。这是“合法”的收入,这一部分财产是不怕公示的。去年就有新闻称,南方某地所
有的黑领都有两部车,而且很正常。
人类都知道,对黑领来说,收入绝对不止薪水这一块,医疗交通吃喝拉撒贪污受贿等
等,所有的地方都享受纳税人无偿供养,每月的车贴甚至比农民工辛苦一个月的薪水
还要多,他们也可以在超市买个床单裤衩都开发票报销,或者把免费领来的大量昂贵
药品卖钱。甚至嫖娼也要发票。可以说,所谓黑领,就是除了没给其配备法律意义上
的配偶外,其它都是享受无偿供给的。
黑领阶层之所以生活水平急剧提高,是因为其垄断了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信息在
内的一切社会资源,他们消耗了至少一半以上的中国国民收入。他们的崛起,构成了
中国新二元社会的显赫一极。这个群体虽然相对数量少,但是绝对数量庞大。粗略估
计一下,这种以寄生垄断为业的黑领在全国约有2000万以上。
比起10年前苍白的小资白领来,只有这些享受和垄断了政治权利的人才真正的实现了
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他们绝对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生活的水准。当然,另
外一极的其他“普通老百姓”则是标准的第三世界贫穷国家的国民。
来自官方背景的黑领对来自民间草根的白领的颠覆,体现了政治权力向自由经济领域
的渗透和僭越,以政治权力篡夺经济权力。这种食利自肥的经济身份使官方的超脱精
神和公益基础遭到侵犯,合法性受到玷污,政治的伦理尊严荡然无存。官方由民众的
仆从变成“民主”——民众的主子,由公共利益的正义仲裁者演化为自身利益集团的代言
人,从国家和社会的守夜人退化为自私卑鄙的盗窃者。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倾向。
白领阶层可以说是开放的,或者说穷人的孩子可以通过读书实现白领梦。正因为如
此,白领在大学扩招后人力资源充沛的中国急剧贬值。相对而言,黑领阶层则完全是
封闭的,正因为封闭,才会奇货可居炙手可热。公共机构实际上已经成为官僚权力集
团把持的私家后院,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想进入这个群体,理论上说不是不可能,只能
说——很渺茫。
不错,公务员是公开招聘的,垄断官方企业的职位也是面向社会招聘的,只要你拥护
那个党,你就可以报名考试。但地球人都知道这里面的规矩——潜规则,考不考得上并
不取决于考试分数。
黑领的特殊之处是已经走向组织化和正在走向世袭化,前者巩固,后者继承。在白领
黯然陨落之后,黑领的低调崛起在全社会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考公务员热。同时,黑
领也成为所有商家追逐的目标,他们比白领具有更真实更强悍的消费力。他们走到哪
里,哪里就物价飞涨;他们对地产的投资,使农民失去了土地,使白领丧失了家园。
当白领遇见黑领,立马被压出西装下面的“小”来。今天,一个供职于夹缝状态私企的
所谓白领,以他微薄的收入仅够维持温饱而已,消费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太过夸张和
绝望的词语。不久前官商云集(没有几个身家低于千万)的两会上,一个黑领代表或
是同情或是鄙夷地建议小白领们应该去卖肉——不是出卖自己的肉体,是卖猪肉。
在这场席卷地球的金融风暴中,无数外企破产倒闭、业绩滑坡,覆巢之下,纷纷裁员
降薪,白领们仓皇失业。与此相反,中国官有组织却财大气粗逆市飘红,令世界500强
为之羡慕,黑领们仍然可以毫无罪恶感的集体加薪。
近水楼台先得月,砸向黑领掌心的4万亿投资计划如同一针鸡血,使无数红了眼的黑领
们激动得加额称庆——还是中国好、组织好啊。说实话,贫困潦倒的白领们从这4万亿民
脂民膏中想捡点残羹剩饭也是痴心妄想。所以说,“孔乙己”这样卑微的白领如何能与
“假洋鬼子”这样傲慢的黑领同日而语?
如果说白领曾经掀起一股托福热、小资热的话,黑领的江湖则使传统国学和势利文化
大热。易中天的阴谋学、王立群阎崇年的帝王学、于丹的犬儒学和马未都的收藏学等
等,无不映照了黑领这个社会核心消费阶层的形成。
黑领的兴起说明,20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反FB反官倒运动遭到残酷镇压后,新兴
知识群体在与权力群体博弈中已经完全丧失了主动权。权力经济终于在近10年从量变
到质变,完成了对知识经济和自由经济的彻底颠覆。权力组织在文革后重新收复了对
共和国的垄断话语权。
近年来热映银屏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金婚》和《天下兄弟》等
剧,集中反映了文革时期第一代黑领的优裕生活。权力特权下的文革被营造被演绎得
无比温馨富足和谐,根本看不到知识阶层生不如死和农民阶层食不果腹的悲惨灾
难。这种以主旋律色彩出现的怀旧情绪充满复辟邪恶和美化罪恶的企图。
曾经的党校高材生、当代厚黑学大师冯仑老板毫不客气地把白领鄙视为“房奴”,一个
“奴”字撕下了一群人看似体面的假领。诚然,白领没有任何社会权利,没有罢工
权,没有选举权,没有话语权;他们没有权势,没有资本,没有门第。相反,黑领则
是这个国家的上帝选民。他们的房子票子车子等等除过老婆之外,都一概享受无偿配
给,几乎不用跟“普通老百姓”们争来抢去的所谓市场发生任何关系。
白领是如此脆弱而不堪一击,一套小小栖身的房子就可以将其压垮;而黑领是如此坚
不可催固若金汤,一场导致无数孩子死亡的“三鹿”惨案,也未见一人因职务犯罪被追
究法律责任,仅仅纪律处分了事。
因为对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把持,黑领群体成为名义上和实质上的共和国公民,他们普
遍享受到一个共和国公民所应当享受的一切政治权利。从基本人权、财产权、公民
权、选举权和一切社会福利,他们都应有尽有的得到了充分保护和满足。
与之相反,日渐普遍和经济失宠的白领群体则无法享受到基本人权保证,更遑论公民
权和社会福利。他们被官方称之为与“公民”相对立的“普通老百姓”或者“群众”。相对
于“共和国公民”而言,“普通老百姓”在政治层面和法律意义上,仅相当于“人畜”、“奴
隶”或者“机器人”。他们经常被官方作为十几亿的巨额国家财产来看待,说好听点叫作
“劳动力资源”。其对外的称呼为“人民”,多用在“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时候。
白领的陨落代表着知识精英的穷途末路和理性精神的落败,黑领的兴盛代表着权力意
识形态的扩张,和反知识重权力的血统论和阴谋论王者归来。“知识贬值”必然带来“读
书无用论”的盛行,中国社会从此向封建资本主义进一步靠拢。社会文化日渐沙化和盐
碱化,重归流氓文化和宫廷权谋黑幕政治的覆辙。
黑领对白领的阻击和绞杀使构成未来社会主流的新兴中产阶级胎死腹中,建立宪政公
民社会的启蒙运动被迫土崩瓦解。这种财阀与权贵的合力扼杀使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和创造力严重退化直至丧失。社会结构和信息结构进一步被凝固被肢解,青年一代被
年迈保守的既得利益者压制封堵在社会最底层。健康的社会流动和财富循环陷于停
滞,推动社会进步的活力和源泉被窒息被堵死。
胜者为王的狼图腾文化、不择手段的官场权谋文化、暴殄天物的面子文化和崇高伟大
的满清皇帝戏之所以大行其道,正映射着白领规则的陨落与黑领规矩的升起,中国社
会由知识和文明的艰难复苏,无可挽回地退回到野蛮与无知的权力通吃、弱肉强食中
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全社会的羡慕、嫉妒和仇视之中,黑领阶层一方面继续
低调的巩固其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另一方面在完成原始积累后,他们开
始悄然向新大陆挺进——携款外逃,或者投资移民,实现自己正式加入世界发达国家高
级人类的梦想,同时也使自己的后代永远彻底的摆脱水深火热的中国。
摘自胡记茶行《对现状的分析——挤不进去,你永远是穷人》:
据官方统计, 2004年中国农民人均年收入2936元,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的标
准,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如果按照世界上公认的人均1天1美元以下就
属贫困的标准,我国目前还有2.1亿贫困人口。“八五”期间,公车车辆消费占到全部国
家财政支出的38%,整个国家总计支出37960亿中的 37.58%用于供养行政公务人
员;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年花费每年达9000 亿元以上。
中国社会阶层分类:第一个阶层(也是处于最顶端的王者阶层)是由几百个家族组
成,他们拥有骇人听闻的财富,是这个国家的掌控者。在他们之下是第二个阶层——地
方性的豪族,数量也许是几万家,这些人控制着地方的权力,自然也拥有无与伦比的
财产。第三个阶层是由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企管理人员、垄断国企人员和私营
企业主等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以及顶级白领阶层等这些群体中的人员组成。第四个阶层
是生活比较安逸的一般民众,他们经济上还算比较宽裕,但是社会地位不高,对社会
没有什么影响力。第五个阶层是由城市平民和农村中生活比较好的农民组成。第六个
阶层是贫困群体,也就是四亿没有购买能力的民众。第七个阶层是一亿没有财富的赤
贫阶层,第八个阶层就是最后那一亿灾难性赤贫的阶层。
网红教师李永乐讲比特币和区块链原理,简单易懂
现在散户已经进不去了,庄家可能都用超算挖矿了。。
比特币的技术原理,其实不只是用在这上面,其实跟很多生存的智慧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说为什么比特币不怕作伪,因为比特币作伪,必须一个人挑战全世界,问题是如果一个人有这么多的矿机,又何必违反规则,在规则里,他就可以获得多的多的利益。。。
所有的人都会跟风更长的区块链,所以你个人如果不站这个队,最后等于你一个人挑战全世界。。。
荷兰人玩郁金香,清末炒橡胶,上个世纪的炒兰花,都是一样的套路,谁最后接盘谁完蛋,大家现在都在赌极限在哪里,能否在极限前离场套现。。。
(这个李永乐老师算是中学老师里的霸主了,高中奥数全国一等奖,高中奥物省冠军,北大双学位,清华硕士, 北京高校学生演讲比赛冠军,现任职于北京人大附中物理老师,西瓜视频独立制作人,这履历实在太漂亮了,这个网红老师已经在西瓜发布了几百个视频,小部分是高中物理和数学的课程,大部分是和科学松鼠会 一样包罗万象的科普,这个老师的特点就是逻辑清晰,能把复杂的问题说的深入浅出,简单明了,一个课程十五分钟,写满两个黑板,可见早有备课,胸有成竹,且话语风趣,远如唐德刚,近如当年明月,皆此风格也。不瞒各位,我收藏了先。)
2016年郎咸平,时寒冰,主持人,三人行论比特币
值得大家一看
现场还来了前BTCC CEO李启元,和郎咸平互怼。
郎教授认为,手中囤积的比特币最多的,其实是中本聪这个人或者机构,他只要提出一个计划,全世界就傻乎乎的帮他炒作升值,但是呢,因为这种虚拟货币走在制度的边缘,所以这个中本聪根本不敢暴露真实身份
最后主持人引用了当年让牛顿爵士赔掉十年工资蚀本离场的南海泡沫, 牛顿曾因而叹谓:「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
最好的故事杀最多的人。。。当年南海泡沫之所以把牛顿都忽悠了,就是因为他的故事真的很迷人,很科学,很逼真,自有一套,就像现在的比特币一样。
这就好比清末的橡胶,橡胶本身自然有用的工业原料,但价格超出价值太多,一样是泡沫。
历史上哪一次股灾崩盘之前,不是疯狂的牛市泡沫。。。
但依旧每一次都有投机者火中取栗,同时不忘忽悠傻子们接盘好让自己套现,投机者不是不知道这是泡沫,他们就是在投机自己能不能火中取栗,在大审判日前,成功套现离场。
我就说几点:1,水里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毕竟要懂挖矿的也不会是文盲,牛顿还被南海泡沫忽悠了呢,就好比那个著名的笑话,遇见熊,你不需要跑的比熊快,你只需要跑的比后面的人快就可以了。
2,中本聪提出的比特币只是虚拟货币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其他同样原理的区块链虚拟货币。区块链确实不是泡沫,但比特币炒成这样,确实是价格远超价值,也就是所谓的泡沫。区块链确实是不可替代的未来趋势,但比特币不是。比特币随时可以被全世界放弃。
3中本聪的比特币体系,完全建立在一套复杂的密码算法-之上,如果这个算法被破解,又或者计算机的速度又是极快的进步,比如量子计算机,这么比特币整个的存在基础就消失了,那它和津巴布韦币就没有区别了。
4真的看好这东东的人,会这么好心见人就宣传,怕跟他抢矿的人太少?真的看好的人,只会闷声发大财,甚至到处说比特币不好,免得别人跟他抢,之所以到处忽悠人入行,唯一的好处,就是骗人接盘了。你说的那些炒家,他们不是不怀疑比特币是泡沫,但他们更知道,只要在崩前骗到傻瓜接盘套现,不管是不是泡沫,他们一样能发财,如此简单道理而已。
以上为玩家2020年最新消失视频
所谓兼听则明
其实这东东现在沦落的和大多数金融投机差不多了,长线,短线,庄家,散户,都是一个套路。
他说:比特币是泡沫
区块链行业伴随着币圈的发展,也慢慢地遍地开花,虽然这花有五彩,事有好坏。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伴随着周遭五花八门的评价,有认可,有贬低,有人称其将改变世界金融体系,有人称其十年后满地鸡毛。
但是我们该怎么评价这些新事物呢?显然DYOR (do your own research)是我们了解新事物的必须做的事情,但是光靠自己的了解,很多时候都会造成对事物了解过于肤浅,因为在做研究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被自己短视束缚,所以我们常要借助某些“成功人士”、“专家”的看法,做为参照,进而提升自己的了解深度。
因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币圈及区块链行业以外的那些大佬们对区块链及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看法是怎样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 :“ 我对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它会改变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但是我怀疑比特币,我不认为比特币会取代货币。”
马云 : 区块链是进入数据时代的隐私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比特币是泡沫
巴菲特: 比特币是一种赌博,就像贝壳毫无投资价值
美团创始人王兴: 比特币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我认为就把它当成一个刺激的 游戏 ,要当成改变金融格局的 游戏 。各个政府都在宣布不承认,封杀,第三方支付都不支持,有的人怀疑有美日支持。我认为中国政府是最应该大力支持的,这是削弱美元霸权的最好机会。
比尔盖茨: 我不看好比特币,我的总体想法是,如果你没有埃隆那么多的钱,你还是应该小心点
爱德华.斯诺登: 比特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隐私
美图秀秀蔡文胜: 我的目标是拥有10000个比特币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 你送给我100个比特币我是不会要的
埃隆.马斯克: 我没喝多,也没情绪低落,心里只有狗狗币
见过如此多的国内外大佬讨论比特币及区块链。大部分圈外人对此看法是比特币可能是泡沫,但区块链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当然这只是少部分相关的大佬的言论,并不代表区块链技术或者比特币的未来。
技术的发展在长期来说,个人的看法无足轻重,真正的未来永远不会因为某些领军人物而改变,我们自身的态度也无需因此而激动或者沉默。唯一要做的就是信仰自己内心,尊重自己的态度,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得偿所愿。
关于郎咸平谈论区块链和郎咸平讲区块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郎咸平谈论区块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