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先烈的故事 区块链小故事

波场币 259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区块链先烈的故事,以及区块链小故事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区块链的故事 - 9 - RSA 算法

RSA 

迪菲与赫尔曼完美地解决了密钥分发的难题,从此,交换密钥就很简单了,爱丽丝与鲍勃完全可以可以在村头大喇叭里喊话,就能够交换出一个密钥。但加密的方式,依然是对称加密的。

DH 协议交换密钥虽然方便,但依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麻烦处,爱丽丝还是要与鲍勃对着嚷嚷半天,二人才能生成密钥。当爱丽丝想要交换密钥的时候,若是鲍勃正在睡觉,那爱丽丝的情书,还是送不出去。

迪菲与赫尔曼在他们的论文中,为未来的加密方法指出了方向。 通过单向函数,设计出非对称加密,才是终极解决方案。 所谓非对称加密,就是一把钥匙用来合上锁,另一把钥匙用来开锁,两把钥匙不同。锁死的钥匙,不能开锁。开锁的钥匙,不能合锁。

麻省理工的三位科学家,他们是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他们读了迪菲与赫尔曼的论文,深感兴趣,便开始研究。迪菲与赫尔曼未能搞定的算法,自他们三人之手,诞生了。

2002 年,这三位大师因为 RSA 的发明,获得了图灵奖。 但不要以为 RSA 就是他们的全部,这三位是真正的大师,每一位的学术生涯都是硕果累累。让我们用仰视的目光探索大师们的高度。

李维斯特还发明了 RC2, RC4, RC 5, RC 6 算法,以及著名的 MD2, MD3, MD4, MD5 算法。他还写了一本书,叫 《算法导论》,程序员们都曾经在这本书上磨损了无数的脑细胞。

萨莫尔发明了 Feige-Fiat-Shamir 认证协议,还发现了微分密码分析法。

阿德曼则更加传奇,他开创了 DNA 计算学说,用 DNA 计算机解决了 “旅行推销员” 问题。 他的学生 Cohen 发明了计算机病毒,所以他算是计算机病毒的爷爷了。他还是爱滋病免疫学大师级专家,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爱滋病研究等每一个方面都作出的卓越贡献。

1976 年,这三位都在麻省理工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工作,他们构成的小组堪称完美。李维斯特和萨莫尔两位是计算机学家,他们俩不断提出新的思路来,而阿德曼是极其高明的数学家,总能给李维斯特和萨莫尔挑出毛病来。

一年过后,1977 年,李维斯特在一次聚会后,躺在沙发上醒酒,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在半睡半醒、将吐未吐之间,突然一道闪电在脑中劈下,他找到了方法。一整夜时间,他就写出了论文来。次晨,他把论文交给阿德曼,阿德曼这次再也找不到错误来了。

在论文的名字上,这三位还着实君子谦让了一番。 李维斯特将其命名为 Adleman-Rivest-Shamir,而伟大的阿德曼则要求将自己的名字去掉,因为这是李维斯特的发明。 最终争议的结果是,阿德曼名字列在第三,于是这个算法成了 RSA。

RSA 算法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数论事实:将两个大素数相乘十分容易,但想要对其乘积进行因式分解却极其困难,因此可以将乘积公开,用作加密密钥。

例如,选择两个质数,一个是 17159,另一个是 10247,则两数乘积为 175828273。 乘积 175828273 就是加密公钥,而 (17159,10247)则是解密的私钥。

公钥 175828273 人人都可获取,但若要破解密文,则需要将 175828273 分解出 17159 和 10247,这是非常困难的。

1977 年 RSA 公布的时候,数学家、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在 《科学美国人》 杂志上公布了一个公钥:

114 381 625 757 888 867 669 235 779 976 146 612 010 218 296 721 242 362 562 842 935 706 935 245 733 897 830 597 123 563 958 705 058 989 075 147 599 290 026 879 543 541 

马丁悬赏读者对这个公钥进行破解。漫长的 17 年后,1994 年 4 月 26 日,一个 600 人组成的爱好者小组才宣称找到了私钥。私钥是:

p:3 490 529 510 847 650 949 147 849 619 903 898 133 417 764 638 493 387 843 990 820 577

q:32 769 132 993 266 709 549 961 988 190 834 461 413 177 642 967 992 942 539 798 288 533

这个耗时 17 年的破解,针对的只是 129 位的公钥,今天 RSA 已经使用 2048 位的公钥,这几乎要用上全世界计算机的算力,并耗费上几十亿年才能破解。

RSA 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数分解,但其破解难度是否等同于大数分解,则一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证明,因为未曾证明过破解 RSA 就一定需要作大数分解。

RSA 依然存在弱点,由于进行的都是大数计算,使得 RSA 最快的情况也比普通的对称加密慢上多倍,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实现。速度一直是 RSA 的缺陷。一般来说只用于少量数据加密。 

RSA 还有一个弱点,这个在下文中还会提及。

在密码学上,美国的学者们忙的不亦乐乎,成果一个接一个。但老牌帝国英国在密码学上,也并不是全无建树,毕竟那是图灵的故乡,是图灵带领密码学者们在布莱切里公园战胜德国英格玛加密机的国度。

英国人也发明了 RSA,只是被埋没了。

60 年代,英国军方也在为密码分发问题感到苦恼。1969 年,密码学家詹姆斯埃利斯正在为军方工作,他接到了这个密钥分发的课题。他想到了一个主意,用单向函数实现非对称加密,但是他找不到这个函数。政府通讯总部的很多天才们,加入进来,一起寻找单向函数。但三年过去了,这些聪明的脑袋,并没有什么收获,大家都有些沮丧,这样一个单项函数,是否存在?

往往这个时候,就需要初生牛犊来救场了。科克斯就是一头勇猛的牛犊,他是位年轻的数学家,非常纯粹,立志献身缪斯女神的那种。 虽然年轻,但他有一个巨大优势,当时他对此单向函数难题一无所知,压根儿不知道老师们三年来一无所获。于是懵懵懂懂的闯进了地雷阵。

面对如此凶险的地雷阵,科克斯近乎一跃而过。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然后他下班回家了,并没有把这个太当回事,领导交代的一个工作而已,无非端茶倒水扫地解数学题,早点干完,回家路上还能买到新出炉的面包。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创造了历史。科克斯是如此纯粹的数学家,后来他听闻同事们送上的赞誉,还对此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在他眼里,数学应该如哈代所说,是无用的学问,而他用数学解决了具体的问题,这是令人羞愧的。

可惜的是,科克斯的发明太早了,当时的计算机算力太弱,并不能实现非对称的加解密。所以,军方没有应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詹姆斯与科克斯把非对称加密的理论发展到完善,但是他们不能说出去,军方要求所有的工作内容都必须保密,他们甚至不能申请专利。

军方虽然对工作成果的保密要求非常严格,但对工作成果本身却不很在意。后来,英国通讯总部发现了美国人的 RSA 算法,觉得好棒棒哦。他们压根就忘记了詹姆斯与科克斯的 RSA。通讯总部赞叹之余,扒拉了一下自己的知识库,才发现自己的员工科克斯早已发明了 RSA 类似的算法。 官僚机构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总能给人们制造各种笑料,虽然其本意是要制造威权的。

科克斯对此并不介怀,他甚至是这样说的:“埋没就埋没吧,我又不想当网红,要粉丝干嘛?那些粉丝能吃?” 原话不是这样的,但表达的意思基本如此。

迪菲在 1982 年专程去英国见詹姆斯,两人惺惺相惜,真是英雄相见恨晚。可惜詹姆斯依然不能透漏他们对 RSA 的研究,他只告诉了迪菲:“你们做的比我们要好。” 全球各国的科学家们,可以比出谁更好,但全球各国的官僚们,却很难比出谁更颟顸,他们不分高下。

区块链的故事 - 1

区块链的故事 - 2

区块链的故事 - 3

区块链的故事- 4

区块链的故事 - 5

区块链的故事 - 6

区块链的故事 - 7

区块链的故事 - 8

区块链案例|背顶北大想做老鼠屎——难!

故事得从区块链项目说起,我们知道,而今区块链资本方创始人很多有着名校高府背景,以北大清大及国外顶级高府更甚,这不是偶然,据我所知,企业家或合伙人比你想象中勤奋多了当然有良好教育背景居多,自然会关注趋势。

但少数资本方喜借教育背景灌糖衣于高府。

为何?相信你我皆心明未说或难以说破罢了。

今儿就以历时大半年链圈币圈因空气币恶名传播甚广的英雄文娱链作例:

英雄链公众号已停更多时。

“今年5月,央视新闻直接点名英雄链项目,指其以代币的名义进行虚假诈骗。而作为英雄链的销售总监,北大才子刘洪元在事发后成为了众矢之的。

事发后,刘洪元跑路到新加坡,英雄链CEO高准也带领团队跑路柬埔寨。”——隔壁小怪兽。

英雄文娱链是什么?站台人有哪些?

“英雄链(HEC)是今年1月上线的,支持数字加密货币的博彩游戏平台,项目CEO为高准。”

英雄链白皮书:

刘洪元何许人,如何卷入英雄链的?

刘洪元,原北京大学创业投资研究会的会长。作为天使投资人的陈满丽,有着方便链接高校学子的清大教育背景,看中了正在为创业而焦虑的刘洪元。

“参与代投的人除了刘洪元以外,还有王大炮、白总、比特吴等,这些人对英雄链的销售起到推波助澜的做用。”

从白皮书可以看到,英雄链代币被规定在一年内不可以流通,将被锁定。所募资金用于开发。

而英雄链文娱链背后的操纵者实是哈希资本陈满丽。

那么,陈满丽何许人?

她,身在梦想之颠科技有限公司等成十家公司,并且任高管等职位。亦有能以师长身份链接高校学子的的清华麦考瑞应用金融硕士学位。

陈满丽所在哈希资本-背景介绍

Hash Capital哈希资本是由邓德言先生和Nick.Fu(付小明)先生共同创立数字资产投研机构。创始人邓德言拥有清华麦考瑞应用金融硕士学位,曾任澳洲知名金融机构外汇分析师,具有多年证券外汇、现货交易经历。付先生拥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及武汉理工大学通讯工程双学位。

哈希资本与亚太区块链商业应用

Hash Capital哈希资本自成立以来已募集3期基金,总额数千万美元,重点关注亚太市场的区块链商业应用和数字资产相关项目。Hash Capital哈希资本所投项目已逐步形成对区块链全产业链覆盖,包含智能合约、证券交易结算、身份证明、分布式记账、电子商务、数据 API 以及区块链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包括IPTChain、KTrade、Loopring、Qcash、CoinMeet、Halal Chain、Nuls等诸多优质数字资产。

相克相生点评:

冗长的头衔在项目方创始人中属正常。毕竟区块链项目不一定需要实际公司,像牛顿项目那样提的巧克力办公是可以的。创始人如何让广大投资人认识是个问题。因而各项目方创始人都会单独弄头衔。有过项目领头经验的人更容易赢得投资人信赖。

造个不算笑话的对话:

“你有什么?”

“我有Title”。

可见头衔在区块链行业的重要性。对话归对话,项目创始人们还是很厉害有专业知识背景的。

从投资全产业覆盖看,给人专业和宏大的感觉。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蛮高大上的机构藏着英雄链文娱链的幕后操纵者陈满丽。

背顶北大想做老鼠屎——难!

为何陈满丽等少量资本方喜驻扎、灌糖衣于高府?!

北大具行政地位和国人意识中的潜在价值

提起北大,是否和我此刻一样胸有莫名热气氤氲,不曾承其恩泽,亦似受其大惠环抱。欲言之又恐言不尽。北大北大,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概因北大实属国人,而非你我。

1、以北大为例,它的行政地位促使其不仅仅是一所学府

北大曾具首府地位,起于北大创立之时的定位。按定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可见北大的行政管理职能是有历史渊源的。

即使你我一时不记得,觉得是个普通的学子或老师。但有些东西真的是潜移默化的,很多百姓及乡村家长潜意识里会有烙印般的影响,就像传播甚广的奶奶庙。

2、国人之北大清大情怀即使不深,亦不浅

小时候作为一个正常的中国孩子,相信大家一样,童年肯定被灌输过文不同但意一样的北大清大人大等北京高校殿堂颂词。不可否认,我也有北大清大情怀,此情怀多时是对人的情怀,概因大师们曾于北大演说。对北大的印象不多,但也不浅。这种影响以至于当年四川省理科状元想描述自己是一个立体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的时候还是选择起了个《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这样用当人的词汇来说是为北大做PR实则深谙北大在国人心中地位的标题。

因而,此时此刻前波不平,北大未宁是可以理解的。

她,陈满丽,还是那个她,容颜不变,头顶师衔,外披全球高校区块链创业领袖联盟(全球高校区块链创业领袖联盟启动仪式是7月25日下午14:00-16:00,在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C座601室举办的区块链领袖活动)顾问导师,再次瞄准北大等高校学子。

若今朝创业师辈学辈背顶北大,想做老鼠屎——难!!!

因京师大学堂老鼠屎,梁鸿志石平章宗祥个个皆非等闲之辈?!

若问北大些许兼具管理层的老校友有涉足区块链,真否?

文章有所删减,完整版请移步公众号【OnlyTimeKnow】 回复“背顶北大想做老鼠屎”。

顺颂安琪~

世界上第一批靠比特币发家致富的人的故事

如何成为比特币十大亿万富翁,

我会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事情。那么,让我们来谈谈第一批比特币全球十大亿万富翁的故事

你还记得电影《社交网络》吗?它讲述了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和创建Facebook的过程。其中,小扎“窃取”了文克莱沃斯兄弟的想法,并被指控上法庭,这完全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经过这些年,小扎的身价超过700亿美元。我不知道这对哈佛双胞胎是否做得很好

事实上,人们不仅到处挥手,而且还成为了一个比特币大家庭

据说这两兄弟用他们在与小扎的诉讼中本应赢得的6500万美元中的1100万美元购买了比特币总额的1%。小本聪算了算,就是21万!!从今天的比特币市场价格来看,这两兄弟已经超过10亿,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比特币十大亿万富翁

这两个人的背景是什么?这真的像电影中的黑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吗?他们花钱背后的秘密是什么?今天,让我们来看看Winklevoss兄弟和Bitcoin/

哈佛双宝之间的敌意,在电影社交网络中,兄弟俩被描述为穿上西装,穿上大蒜,脱下衣服去划船的人。这两兄弟在一个学术家庭长大。他们的父亲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精算学教授,创办了自己的咨询公司。两人不仅一起被哈佛大学录取,而且精通钢琴、拉丁语和古希腊语。身材高挑、富有、英俊

他们还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双桨单桨划艇比赛的第六名

早在13岁时,他们就一起自学HTML语言,并制作了一个商业网站。这样,他们的教育背景就不比小查差了

2002年,兄弟俩计划创建一个在线社交网络connectharvrd(后更名为connectu),旨在通过社交平台将整个哈佛学生联系起来,让学生可以在网站上自由聊天和交朋友,并将其状态更改为“单身或不单身”

但是。。。为什么听起来像Facebook

兄弟俩最初请小扎帮忙写代码。没想到,小扎直接建立了自己的脸谱

两人将小扎告上法庭后,案件持续了数年,最终以金钱获得6500万美元的赔偿

卡梅隆兄弟和泰勒兄弟决定让金钱再生金钱!如何

投资

他们言行一致,成立了Winklevoss capital:

在Winklevoss capital网站的投资组合栏中,除了著名的angellist、meundies和其他公司,比特币和以太币也令人印象深刻

正在发生什么

兄弟合作打破黄金和“货币”

换句话说,兄弟俩的风险投资公司早在2011年就投资了比特币支付处理平台bitinstant。通过这个平台,用户可以在美国70万家商店使用比特币进行支付,包括沃尔玛、沃尔格林等

作为比特币交易平台,bitinstant一开始发展非常迅速,2013年交易量在短短几个月内翻了一番。然而,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同年7月,超过17000名用户起诉该公司,认为他们未能提供服务并做出虚假陈述。后来,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查理·斯莱姆(Charlie shrem)因与黑市交易网站“丝绸之路”进行比特币交易而涉嫌洗钱被捕。Bitinstant终于倒闭了,兄弟俩的钱也丢了

尽管与比特币世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失败告终,但不屈不挠的兄弟们相信通往比特币的路千里迢迢

2013年,兄弟俩透露他们用1100万美元购买了21万比特币,成为了“百万美元侯”。他们将比特币钱包储存在多个USB闪存驱动器中,并将其放在三个城市的保险箱中。为了避免重蹈当年被小人物“困住”的覆辙,这一次兄弟俩决定“把金钱和信任放在数学框架上”,以避免政策变化和人为错误

起初,在得知消息后,媒体发出嘘声。《赫芬顿邮报》的《赫芬顿邮报》评论说,这两个人花钱的举动对主张网络自由的“黑客”来说真的很可怕

许多不懂比特币的吃瓜者也纷纷表示:他们不能和温克莱沃斯兄弟一起花钱

但是,我从未想到比特币的价格像火箭一样一路飙升。这两兄弟一直在存钱,但没有卖掉钱,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比特币亿万富翁

这两兄弟在各种场合被问及比特币是否是一个更大的“泡沫”

“不是”

这两人认为,比特币价格从40美金涨到100、500、1000、4000,直到过万,为啥一直在长?那些觉得比特币是泡泡的人根本就没有认真研究过比特币。

他们把比特币跟黄金相比,认为它是一种金融资产。但同时,比特币又不是一种普通的金融资产。它的价值建立在大家对其的共识上,而不是具体某个机构、某个人能说了算的。

其实,比特币和当年”坑”了他们的脸谱网还真有点像:都是建立在 社区(社群)上的产品。难怪兄弟俩还拿 脸谱网做了个比喻:如果只有一个人自己在脸谱网上面玩,不会有任何意义;只有当参与其中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在这个网络中投入信任的时候,这个网络才变得有价值。

通俗易懂地说就是,如果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用手机,我的手机再好都没用。所以,参与者的增加与信任在比特币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兄弟俩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总有一天,吃瓜群众们会点着头说:虚拟货币确实行!

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还挺快。

早前在2017年9月,摩根大通(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在一次采访中指出“比特币是骗局”,认为“买比特币的人都是笨蛋”。对于这些言论,兄弟俩表示:有本事你们摩根大通对赌比特币啊!

光说不练假把式,不服来战!

就在杰米大嘴巴之后,其所在的摩根大通公司却发布了一个区块链为基础的交易系统。而杰米最近在 啁啾发文表示为自己当年叫嚣这些言论表示后悔,真是自己扇了自己一个耳光。

这么多年了,兄弟俩终于用比特币扳回了一局!

双子 星座 ,再造奇迹?

兄弟两人不仅买币,跟币有关的项目也没少折腾。

2014年,兄弟俩发布了Winkdex-比特币价格索引平台。通过美国七大交易所的数据,Winkdex的平台提供给买币者即时币价。

虽然这个价格索引平台运转得不错,但是兄弟二人还是想再次搞起交易平台。

2015年10月,兄弟俩在英国推出了他们自己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双子座(双子星),并随后获得了纽约金融服务部的支持。而他们的风投公司就成了支持他们的后盾。不,准确来说是他们的比特币!

同时,双子星还成为了第一个挂牌交易以太币的平台。这也意味着两兄弟的平台已经超越比特币的概念,向着区块链领域进军了。

很快,由于加拿大比特币交易不需要得到监管机构的许可,双子座通过在加拿大开放交易开始了其海外扩张的计划。

随后,双子星又在香港和新加坡开展业务。亚洲作为其全球拓展计划的一部分,很受两兄弟的重视。

但是,虽然顶着两兄弟的光环,双子星平台的交易量却远低于其竞争对手比特芬克斯和Coinbase同时,平台的安全性也让人担忧。

去年11月28日,双子星平台瘫痪数小时。"504网关超时“的字条映入眼帘。此后,双子星公司发博客表示:这种事情实在无法避免。下一次啥时候我们也不能保证。但是我们以后会努力提高平台的可靠性。

两手一摊,谁也没辙。

交易平台的安全性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前车之鉴不是没有。英国的比特币交易平台比特邮票曾被黑客攻击,价值500万美元的虚拟货币被盗。当年门头沟突然关门大吉,让无数在其平台购币者哭晕在厕所多少次,血一样的教训让两兄弟不敢怠慢平台安全问题。

看来,双子星要走得长远,温克莱沃斯两兄弟还要再加把劲。

温克莱沃斯两兄弟从被小扎“坑”到变为“坑”式存储比特币,一路走来实属不易。不过,虽然他们在加密货币方面起步早、占了先机,但就在今年,小扎在他的新年愿望上说他也要开始研究加密货币了。

两兄弟当年因为 脸谱网曾跟小扎撕过,这次会不会再撕起来呢?

吃瓜群众又等着看好戏了!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欧易OKEx#

百家争鸣 | 蔡栋:区块链技术下潜藏的“楚门的世界”

关于区块链运用的探讨如今已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然而当技术本身已经足够成熟时,如果有一天当区块链真正运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会是怎样的场景?试想有一天,人类从出生起的一生都要上链记录。上链人生,会是一个如“桃源世界”般的美好信用 社会 还是如同电影“楚门的世界”那般不分对错真实的记录一生,让人想逃离?

本期人民数字FINTECH百家争鸣栏目邀请了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CIO蔡栋先生从区块链技术成熟度和应用层面,谈谈我们是否会不可避免地成为电影里的楚门那样,生活在无时无刻不被全世界“监视”的惴惴不安当中。

98年的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制造成闻名的电视明星,却在全世界每时每刻的注视中完全被剥夺了自由、隐私乃至尊严,成为大众 娱乐 工业的牺牲品的故事。 在数字经济时代,楚门的世界则潜藏在区块链去中心化(观者众多)、公开透明(本相毕现)、不可篡改(无法隐藏)的技术特性里,不时显露出令人不安的面貌。 这样的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是否会对 社会 观念和个人生活产生不可逆转的巨大冲击?我们是否终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楚门?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备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全程追溯的特征,可用于构建多方共享的、多地多活的、不可篡改的、时序严格的加密数据库,很多业内人士看好其发展,认为它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的升级与补充,有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石。 然而,从实践进展来看,区块链技术在落地过程中的难度和对现行观念、法规和 社会 制度的冲击,使得它背后潜藏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本人从2015年底年起回国在万达集团开展了非常宏伟的实体商业数字转型化的实践,感慨非常多。首先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本身还不成熟,所以我们参加了各种标准化组织和国际重要开源项目,进行了非常多的基础生态培养和开源研发工作。例如我们在2016年和2018年在工信部带领下,和其他龙头企业编写的区块链技术产业发展区块链白皮书可以比较完整的指导企业如何因地制宜采用区块链技术,帮助政府机构研判和制定区块链赋能优惠政策。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区块链虽然具备记录数据,且不可篡改、复制和删除的技术能力,但应用到真实生活场景,就必须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将真实生活场景中的“原子”变为“比特”再上链?如果数据本身的真实性存疑,甚至是数据观测者恶意造假,放到区块链上不仅没有意义,还因其不可删除的特性产生了无意义的占用,甚至消极的影响。就目前而言,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映射没有普适的标准,虽然实体商业很早开始开始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数字化物理世界并取得了不少数字化转型的好处,同时也有不少物联网数据上链的例子,但这还远远不够。区块链技术无论是在数据本身上链、还是哈希值上链的前提,即数据完备性、系统海量处理性能等都是核心技术瓶颈,导致至今还没有大规模落地应用。

从 社会 观念层面上来讲,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体维护的特性势必会颠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淡化国家、监管概念,冲击现行法律安排。对于这些,整个世界完全缺少理论准备和制度探讨。即使是区块链应用最成熟的比特币,不同国家持有态度也不相同,不可避免阻碍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再比如,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公开透明,在文娱市场中虽然能防止一些中间商赚差价,给文化产品消费者带来益处,也可以使版权信息公开透明化、刺激全文娱行业积极创作、产生优质内容,但是用户使用中心化的平台听歌这种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这些领域的既得利益者也会被“动了蛋糕”,比如,传统的票务市场会受到挑战,也有可能招致大公司的强烈反噬。

此外,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对个人隐私数据的威胁也令人忧心。在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数据越来越被认可为一种经济生产要素时,用户数据所有权屡屡被侵犯、隐私被泄漏,巨型互联网公司逐渐成为数据寡头,全球范围内关于数据所有权和隐私保护的冲突愈演愈烈。用户访问、消费等行为数据和用户隐私数据的合理使用,是现代文明重要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上,也是伦理、合规上的挑战。比如,如果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生物大数据领域,对用户的基因测序数据进行上链,那么如何既能够将众多用户的测序数据被合理合法地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揭示疾病的机理,造福后世人类,又如何防止用户的遗传病、癌症发病风险信息被其他人泄露,对用户个人的 情感 生活、 社会 评价产生致命的影响?未来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势必要对所进入的领域进行选择,也要对道德伦理层面的问题进行权衡。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事物和行为通过数据上链被数字化,之后再被资产化,但是数据原始所有权始终还是在数据产生也就是数据的所有人这里,在享受数字经济的线上增值流转的同时,给人们带来实体经济下的更多样的经济活动。但这样的生活,掂量掂量,你是否想逃离呢?

下期主题是 “数字货币的世界大战”

观点一:数字货币是否会重建未来货币体系?

观点二:大战之前先“剿匪”, 围剿币圈迫在眉睫

下期将会邀请谁来争鸣辩论?敬请期待!欢迎读者们踊跃投稿参与讨论,请留言至公众号后台或投稿至wenjun@peopledigital.com.cn 精选内容将于下期公布。

几个惊心动魄的区块链故事

昨天把Emily送到学校后,就急匆匆的回家。每个月的六号是我们十班定投的日子,当我打开电脑,吓了一跳,前一天比特币还在7300美金左右横盘,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6400美金,揉揉眼,没错,一夜之间跌幅就高达13%多,之前潜意识一直以为会突破7400关口,没想到熊市有一个原则叫“横久必跌”。

当然在区块链世界里,昨天13%的下跌也不算什么新奇事,我们这批老韭菜跟着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来到这个“激动人心”的世界,一年多的时间,虽然彩虹还没有看见,但也算是经历过风雨。去年的94政策,几天时间比特币就跌幅36%,那时候云币里有钱却不敢买,现在才知道自己当时是多么的傻B。那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懂,金融不懂,区块链不懂,投资更加不懂,只知道李笑来很牛B,在他专栏下面留言的人很牛B,我要加入他们,谁也别拦我,谁拦我,我跟谁急,就这样一腔热血的All-in区块链。

但是正是因为胆子太小,这一年下来,操作很少很少,也正因为操作少,亏损也就不多。我自己的区块链故事平淡得就像一杯白开水。

昨天看了腾讯《和陌生人说话》里一期关于区块链故事的视频节目,节目中采访了三个人分别是打工仔曾文,币圈大佬七彩神鱼和一个大二的学生刘珂。

打工仔曾文,初中文化,最早在富士康打工,忙得连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的去,自述因为人太老实总是被他人欺负,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就是没钱。后来认识了一个女朋友,对他百般的好,目的就是为了把他拉到传销组织,结果把父母的血汗钱六万元全部赔光,从传销组织逃出来,有被人骗去做老鼠仓,后面人的钱补前面人的窟窿,自然洞总有补不了的那一天,把自己村庄里的男女老幼都给坑了,欠了30万的债,吓得过年都不敢回家。后来想到如果靠打工,这辈子都还不清这么多钱,再次听朋友介绍,把他带进了区块链。2017年赶上区块链牛市,最高时一天就挣了三万,几个月下来突然就变成了百万富翁,买的币都是十倍,百倍的上涨。不但把之前欠得钱全部还清,还给父母寄钱,帮他们买对戒,为家里添置了村里最大的电视机。自己当然也达到了新的“阶层”,以前坐公交车都嫌贵,现在出门都是打车,去KTV包小姐,风流快活,幸福真是来得迅雷不及掩耳。谁知道2018年初,比特币从最高的2万美金一枚一下子就跌到了解放前,造富神话就这么轻易的打破了。现在他又回到了以前,但是对未来充满信心。主持人问,你的信心来自哪里?他说做传销的时候训练出来的,做传销就必须正能量。

币圈大佬七彩神鱼是在研一的时候,有一天去图书馆,看到比特币新闻。然后就逃学,整天在宿舍里研究比特币,越研究越喜欢,觉得这是颠覆世界的新科技。从此All in区块链,他们这批人都是最早一批极客玩家,自己挖坑卖币,在他23岁的时候,突然发现银行账户里有了一个亿资产,他傻了,怎么办?有一个亿怎么花,去知乎上查帖子,一个一个的看,最后钱多到不知道怎么花,就去砸场子,到哪里办party,就把什么地方砸了,砸完就TMD牛逼不行的说,老子有的是钱,要赔多少钱,你说个价。

比特币既是魔鬼又是天使,占据着他们的生活。刚开始比特币价格极低,几美元,几十美元,涨到几百美元,几千美元后又极速下跌,跌得连亲妈都要不认识了,连挖矿的成本都收不回来,只能关闭矿场。迷失困惑了一个月后,他又重新回来了,这次跑到四川,新疆,西藏那些地处偏远,电费便宜的地方挖矿,在那些地方,交通几乎瘫痪,还常常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泥石流。

七年就是一辈子,从2011年到2018年,刚好一辈子,这一辈子七彩神鱼经历了很多同龄人根本无法体验过的喜怒哀乐,人生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现在他依然是比特币的忠实粉丝,他说,哪怕有一天比特币变零了,我也会永远收藏一些比特币,是比特币让他的人生路径发生了改变,否则他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程序猿。

最后一个故事最为悲壮,导演也故意把刘珂放在了压轴的位置。大二学生刘珂因为炒作比特币失败,现在一个人在异国,靠给医院做药品实验,艰难的生存着。记者问他,你知道给医院做药品实验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吗?他说,当然知道,给的价格越高越危险,但是如果你是我,你也会这么做。

刘珂是一个长着看起来很帅气的男孩,如果不是走上区块链这条路,他应该正在操场上打着篮球,旁边一堆女生为他呐喊助威,他擦擦脸上的汗水,转头给女生们一个潇洒的pose或者一个充满魅力的微笑。

父母虽然不是什么有钱人,家里做点小生意,每个月给他1000元生活费,如果能安分守己的学习读书,他本应该可以顺利毕业。可是当2017年区块链的造富神话,他用3000元一个晚上就翻倍的神话,让他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他就在各个平台上贷款,用贷款的钱去投资,那时候炒币就跟提款机似的,怎么炒都是赚的,他的世界“风险”二字就消失了。

于是他用了20倍的杠杆去撬动更大的财富,做梦也没有想到,财富没有被撬起,噩梦被惊醒了。债主纷纷而来,各种威胁诱逼,他感觉自己再也呆不下去了,就想到自杀,父母早已经劝说他不要盲目炒币,但是他听不进去,一次次伤害父母的心,他也很内疚自责,他没有自杀,只能逃到了柬埔寨。这样逃亡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看完这个视频之后,心理难受了很久,进入区块链世界,可以说是零门槛,任何人都可以进入,你不需要懂金融,不需要懂区块链,不需要懂投资,哪怕你只有几百元,就就可以进入。但是现在这个行业如此不规范,很多人很多项目就是来招摇撞骗,弄个白皮书,拉一波涨幅后,庄家赚了钱,自己就跑路了,倒霉的就是后面买入的韭菜。到目前来说,区块链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现在这个阶段并没有诞生出真正的造血功能,那么跟老鼠仓,性质其实也差不多,前面暴富的人就是挣后面进入的韭菜的钱。

但是投资无论如何都是我们这一生都必须要面对的一件事情,如果这一生都没有投资过,那么对人性对社会的了解永远都不会是完整的。但是投资只是看起来很简单,要做好投资,需要你一直修炼。

什么是区块链,它有哪些家族成员?

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以“账本”举例说明,传统“账本”是由中心控制的,而区块链“账本”没有中心,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对“账本”进行记录。

区块链一般指公有区块链,家族成员还有私有区块链,行业区块链。

一、简单易懂的区块链概念介绍。

区块链是一门强大的技术,很多读者听过区块链,但是对于区块链的概念了解可能有限,接下来小编用简单易懂的话语讲讲区块链。各位读者准备好小板凳呀。

为了将区块链的概念讲的更通俗易懂,小编决定用故事的方式举例说明。话说,小明家,小明的老婆管账,小明每个月的收入都要交给老婆,小明的老婆是个大手大脚的人,日常消费铺张浪费,名牌包包各种买买买,小明对此很有意见,奈何财政大权都在老婆手中,哪里铺张浪费小明也无法查账。后来,聪明的小明设计了一本公有账本,规定每月的收入支出,双方都必须记录在上面。以后小明老婆钱都花在哪里了小明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小明有哪些支出也清楚的写在上面,双方都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家庭财政。

这个小故事就是区块链的简化版本了,区块链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对“账本”进行信息记录,不存在中心系统操作,修改。

二、区块链的家族成员介绍。

区块链的家族成员有私有区块链和行业区块链,值得一说的是,私有区块链和行业区块链的差异相对很小,都是应用于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技术运用。

三者的区别在于,区块链是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后两者,只对特定群体或个人开放部分权限,对“账本”的某一模块授权读写权限。不完全去中心化。

三、结语。

区块链技术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具有公平性的平台,小编相信,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范围会越来越广。

最后,关于区块链读者朋友们有任何看法欢迎留言。

关于区块链先烈的故事和区块链小故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区块链先烈的故事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