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区块链分水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区块链的分布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比特币价值体现
最近,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比特币的打击力度,而比特币正在经历 历史 上最严峻的监管时刻。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约谈、出台政策,全面禁止比特币挖矿和非法交易行为。6月22日晚间,比特币跌破30000美元,其他数字货币应声大跌,虚拟货币遭受重创。
行情出现分水岭后,目前大体上有三种声音!
第一:无脑乱喷,毫无根据的人,上来就是郁金香泡沫、旁氏骗局,没有任何的价值体现,包括很多传统金融专家。
第二:相信比特币的价值,就是认为比特币无所不能,这一点主要在个人的自媒体上,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有规模的项目从业者,他们虽然不太熟悉区块链,但是非常非常有信心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偏激,这两方若合二为一,一定是水火不容。
第三:认为比特币将被取代并灭亡
也许比特币会被取代,然后消失,但这不会很快发生!为什么这么说,比特币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说比特币不会很快被取代而消失呢?
第一,比特币的价值不仅在于支付。而且比特币所具备的支付功能是去中心化!
在支付方面,我认为比特币已经不能使用了,尽管萨尔瓦多已将它列为法定货币,还有一些小国打算仿效它,但它本身的高波动性以及低效率、高成本使得它不适用于用作货币,只有通过闪电网络才能大幅度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效率。所以会有更快更便宜的类似产品出现。
第二:比特币的核心价值在于数字稀缺性,在数字世界里,没有比特币就没有稀缺性,没有数字不能被复制,而且复制出的序列和原始的数字没什么区别。有人会问,现在比特币不能被复制,也不能被复制,但是复制的比特币和中本聪在2009年发明的比特币是不同的!
在数字化世界的经济获得稀缺性之后,经济才能真正开始运转。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先以物与物,再用贵金属作为交易媒介,如黄金,解决了实物世界的价值、稀缺性问题。
随后,以黄金为价值锚定货币,才有了更加活跃的经济活动,比特币和黄金一样,在数码世界中扮演着黄金一样的角色,解决了数字世界的稀缺问题,注意比特币和黄金一样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
#数字货币# #比特币[超话]# #欧易OKEx#
数字货币:星辰大海还是终极霸权
邵宇
以Libra为代表的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是非商品、非主权的超级货币形态。如果数据是未来最大的资产区块链分水岭,那么数字货币一定是未来的终极货币形式。数字货币必将最终成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产生的新经济和新(数据)资产的价值量度、支付手段、财富储备和世界货币。
如果由其任意发展,它的发展趋势或许是先干掉小国货币,再干掉小数字货币,再干掉(跨境银行端)支付系统,然后干掉霸权货币,而屠龙的勇士或许变为最终的巨龙。
数字货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区块链分水岭我们对数字货币诞生之前的各种货币形态都很熟悉,要么是商品货币,例如黄金、白银,要么是信用货币,如法币(纸币)。新的数字货币如果只是比特币,它的总量有限,影响可控。但如果像Libra或者央行主权货币大规模发行的话,故事就很不一样了。
这些数字货币是真正全新的基于算法而形成的信任和共识的产物,还是基于有形的传统的积累,不过是它的一个数字升级,这是完全不同的路径。未来货币的主流一定是数字货币,只是不确定它究竟是央行的主权延伸,还是Libra这种商业的,或者全部开源或者全部去中心的,更像最初的私人货币。
区块链也就十年的 历史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币有很多的问题。其局限性与金银类似,金银也是非主权的,其实也是。Libra与其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们的派生体系不一样。Libra是一种妥协和折衷,它必须要征得现有利益主体的同意才能往更高的层次发展,但总有一天会脱离它的母体,数字货币大概率是这样的发展趋势。
每一种货币都要有理论基础,才能支撑整个金融逻辑的进化。比如说金银时代,逻辑很简单,一个简单的货币数量论,再 加上 所谓的黄金运输点,我们既能搞定汇率,又能搞定利率。但问题是,从信用货币或者主权货币开始,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这种变异所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人类现在没有办法控制它,或者说完全失去控制(对应的微观的定价理论又应该如何进化也是个巨大挑战)。
信用货币是双重构架,理论上高能的货币是由央行来控制的,但广义货币是基于动物精神,怎么样创造它?M2实际上是内生的。一旦出现危机,央行肯定会挺身而出,因为那个时候整个市场的动物精神全部被吓没了,你只能走凯恩斯道路,其实现在还是这样子。大部分货币政策都是控制信用总量(杠杆的)。
现代货币理论下,债务与货币同源,往下走,在全世界主权信用货币情况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什么呢?是货币幻觉,资产的泡沫,最终进入到庞氏骗局,要么是通货膨胀(产能不足),泡沫破灭(一再出现),甚至是国家破产(除非大而不倒)。只不过这个庞氏可能是由主权经济体来主导。
当前债务积累的状态,以及过去十年为了拯救危机的方法,很荒谬的,过去的危机是因为在2008年之前放了太多的货币,而拯救危机的方式是释放更多的货币,大家知道到了现在整个经济要进入到新一轮衰退,大家所做的唯一动作是什么?就是继续放水。什么叫疯狂?就是你不断重复做一件事情,但又期望不同的结果,全球正在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理论也作出了新的迎合,成为权力的奴仆,发明了所谓现代货币理论(MMT),有了MMT,最终的底线就全没有了,只要没有通胀,印钞是没有极限的。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整个信用理论的基础,债务跟货币是同源的,是信用创造了债务,所以它产生的结果要么是通胀,这是德国在1923年遇到的情况,因为产能不足。
二是泡沫的破灭,或国家的破产,当然这个在不断地出现,除非你是全球货币,也就是全球储备的主权货币像美元,美国现在的债务大家都知道巨大,为什么没问题呢?因为没有选择,你不能选宇宙币吧,美国是最大的最后的全球“贷款人”。
经典的谬误
我们现在的问题,坦率地说,是基于一个非常错误的著名恒等式,在信用经济体里,广义货币M2=GDP+CPI+资产CPI,这是经典的谬误。
很简单的道理,我们觉得似乎大部分M2都应该为我们的GDP+CPI,就是名义的产出消化掉,而剩下来部分进入到资产泡沫领域,看过去 30 年的样本,蓝色线代表创造财富的能力(名义GDP),红色线代表M2,也就是创造货币的能力。
M2与名义GDP增速的差,人们大致认为它可能会进入泡沫领域,其实并不是。因为这样看,每年只有额外5%的货币供应会进入泡沫领域。有证据显示,在M2里头10%是进入GDP的创生,10%进入到CPI,80%进入到的资产价格,一般的认知其实是一个重大的谬误。
可以想见,当上个季度的名义GDP增长是8.5%,M2却变成8%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金融乱象,包括跑路违约和资产价格缩水。跑路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央行还发出数字货币,而是在于流动性快速的缩紧。你看到第一个反应是金融市场的反应和泡沫的去化,实体经济当然是连带伤害。
所以我们被困在这样一个错误的信用经济模型或者公式里头,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货币幻觉,而这些货币幻觉来自于信用系统或者自身膨胀的速度,在过去40年里,经济体膨胀了240倍,很了不起的奇迹。大家穿的用的,这些物资财富我们创造了200多倍,同时投放出来的货币高达1000多倍,这就是经典的信用货币带来的困境。发达经济体也是如此。
为什么所谓货币中性理论一开始就错了,它绝对不可能是中性的,从短期来看,从长期来看都不是中性的,如果货币真的就只是交易的媒介,那时候谈货币中性是合适的,但货币怎么可能只是交易的媒介呢?如果货币不是中性的,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在哪里?就没有了,而且没有公允的法则去判断谁能够得到最大的财富,一定会引起分化,但是技术的精英或者新的 科技 会带来更好的世界吗?在回答这个的时候要特别地小心。如果各国货币当局不太靠谱的话,那么类似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企业就会更靠谱一点吗?
Libra会靠谱点吗
Libra会伪装得更靠谱一点,基于的理论是什么呢?基于的是SDR,也就是所谓的ESDR,用不用分布式技术?它会用,它强调五年以后就会交出来使用,现在其实是基于自己的网络、自己的用户,再 加上 100个大玩家(现在是24个),构成了实际上是一个联盟链,但它跟现实的妥协在于拿了现实资产作为抵押1区块链分水岭:1发行。
我个人的理解,它就是定义了Move的语言,把一些资产包不断地移动,但这个移动可能会在算法上带来优势,也就是它很难出现很多的漏洞,比如说凭空消失或者被攻击,当然这个取决于那个26岁程序员写的计算机语言有多么美妙,现在看来未必见得比现有的区块链技术进展更优异。
但是100家企业所发行的基于多种币种的ESDR就比几个大国一起发行的SDR更加靠谱吗?大家知道SDR基本上完蛋了,除了用于最顶级的国家之间的小部分清算,后来发现也没啥用处。因为到了危机的时候大家索性就抛弃SDR,直接上强力币种的互换就完了,美元做了互换,人民币也在做。
如果Libra成功,这就是一个分水岭,它将创造一个终极的企业帝国,它做到的就是去掉主权的政治中心化,但是强化了商业中心,它会成为Libra最优货币区(类似欧元)。我们认为一开始它一定小心翼翼的听从监管的安排,但1比1的复制仅仅是开始,创造货币早晚会来临,品格再良好的私人中央银行也会试图获取铸币税。
理想主义会让位于现实利益。如果由其任意发展,它未来趋势一定是先干掉小国货币,再干掉小数字货币,再干掉(跨境银行端)支付系统,最终干掉霸权货币,成为全球的私人央行。
但是它不稳定,不稳定不仅是来自于其架构的不稳定,也就是它采用哪几种来构成SDR的篮子,更重要的是如果脸书发了,估计谷歌也会发,腾讯、阿里也会发。而且估计当局也会支持他们发,这样又变成了多种货币区在网络空间中不断地竞争,就像已经看到几千种区块链货币在不断地竞争,最终取决于联盟链究竟有多大,底层的应用场景究竟有多么的广泛,以及最后的贷款人究竟是谁。
如同不同经济体之间实力差异变化所带来的汇率波动,哪怕都常用一样的数字货币基础技术。这个场景,好像跟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描述的情形有些相似。
现在看Facebook拥有5000亿美元市值大而不倒,但我们也看到过原来市值很大的公司,最后消失变零的情况,那时候找谁去兑现呢?如果说数字货币最终会取代实体货币黄金白银,也取代主权货币,总之挑战的是现有货币当局和背后重大的利益分布。
当然我们认为也许算法(数学)是代表一种更高层级的,大家都能共用的语言,网络也是这样,它更多是一种信任机制,信任机制恐怕也是一种算法和凝聚共识的叙事。
原来我们基于真金白银的原始状态,后来基于主权利维坦发行的信任,现在明显都已经辜负了我们,难道数字货币就能不辜负我们了?实际上所有技术精英的都会有自己的盘算,不管它们伪装出来是多么的普世或者具有人本精神。
Libra也可能会屈服于资本的诉求和精英内心黑暗的部分。这都需要保持警觉。
关键的变化会出现在哪里?假设未来Libra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监管并开始慢慢的运营,开始用户的转化,我们觉得第五年才是真正的关键,因为它承诺在第五年的时候将放弃中心化,变成非许可链,交出了控制权,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比特币或者算法货币,这个时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的开始。
如果它真正交出控制权,它的权力并不足以让大家担心,因为它都已经公开了,反正没有私利,但是在这样一个转换的关头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如同央行推出数字货币会引发什么样的重大的变化,我们要小心的观察。
我们的应对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首先,就像SDR一样,中国可以要求更多的份额,因为有100个节点,那你愿不愿意放中国重要的节点在这里头。因为1000万一个嘛,可以进入先占个坑。不是说普世、开放、最后奔向分布式网络,那能不能够开放给中国人?这就测试它的理想纯度非常好的试金石。
第二个,当然BATJ可以创造自己的Libra,为什么这次引起了全球央行比较激烈的反应呢?包括中国现在变得非常开放,其实中国一定会把中国互联网巨头 加上 央行,来发行中国全社交、全部应用场景的一个数字货币。Libra找的那24个节点企业,基本上都是在关键领域内的非传统金融巨头,比如说打车场景、信用卡场景、汇款场景。当然我们也有强有力的电商场景、社交场景、汇兑场景,这些就是形成了数字货币所需要的更多应用的良好的生态结构。
另一方面,我自己在上海在长三角,因为这个区域有比较充分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实体产业,因此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可以学习创造Libra。选择非互联网巨头,来自于实业产业的企业发起的数字货币联盟,或者产业与金融的联盟区块链。因为它有更实在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在供应链里、在票据、在征信、在证券化、在土地确权等方面,提供出充分的应用场景,让这样一个数字货币能够运营起来,先按照联盟链2B的方式运营起来。再假定十年以后开放给其他关键的玩家或者变成完全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系统。
最后就是央行数字货币,其实它就是主权Libra,它实际上主要应该是M0,为什么主要控制M0取代现金呢?很简单,M2还是让市场决定,交给经济体内生的动物精神,交给商业银行自己管。
M0已经有很多东西可以做了,比如说点对点的交易、有合规的问题,反洗钱的问题,甚至负利率的问题都可以试验解决。如果立即就插手到更高的货币派生层次,可能会引发央行对所有经济体进行计划经济式的全面的点对点的控制,这个难以想象且没有必要,而且其实它也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所以,我们要用更开放的眼光看待数字货币问题。中国往往技术干不过别人,以前可能是坚船利炮,现在是数字货币,其本质都是关于 科技 与产业革命的力量的竞争,所有必须在技术上做更多的投入和创新。即便是在全球货币竞争方面,例如人民币做国际化,不光是做人民币向海外的应用,还要做到它的数字化应用。
也可以考虑SDR或者ESDR方案,不仅仅只走人民币这条线,多储备币种接受度可能会更高些。这样才能人民币既国际化也人民币数字化、 科技 化、网络化。从最新消息来看,Libra篮子里的五种货币,包括美元(50%)、欧元(18%)、日元(14%)、英镑(11%)和新加坡元(7%),就是没有人民币,据称是考虑到了中美关系,这样更容易获得美国当局的“通行证”。
显然Libra的发行超越了主权,这一稳定币和现有的货币体系相补充,它支持美元或者以美元为主要挂钩货币,就会强化现有货币市场格局,也就是说美国是在用 科技 的力量来加强其主权货币的能力,因为Libra隐含的最后贷款人仍然是美联储,货币天然就是权力的象征。
如果只是空谈数字货币,并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还是要让金融回归实体,特别是对产业的支持。在中国过去70年经验里面,最大的成功应该说是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中国是否能够继续成功取决于如何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在此过程中完成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究竟谁会成为它必备的金融基础设施?
我相信算法也好、存储也好、算力也好、带宽也好,在5G、量子计算等技术进步之下都可以解决,数字货币将最终成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产生的新经济和新(数据)资产的价值量度、支付手段、财富储备和世界货币,未来一定属于数字货币的新世界。
(作者邵宇为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本期编辑 周玉华
疫情对领导是-场大考,有多少不及格?
虽然企业在疫情中哀嚎一片区块链分水岭,可真正的冲击往往是默然无声的,丰年与饥荒,总是交替降临,只是有时丰年若持续太久,常常令人忘了还有饥荒。
关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无需赘言,每个人都有切肤之痛。2月22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全球副总裁朱民先生进行了一场“2020年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在线讲座,盒饭财经已全文转载。朱民认为,与非典相比,影响总人口占比非典才18%,这次是63%区块链分水岭;GDP比重,非典时期才影响26%,这是占到74%;零售消费额的比例,非典时期只占25%,这次影响71%。所以它是整个供给面的一个大规模的受到了影响。从总供给的角度来看,新冠疫情的影响区域将大幅超过“非典”。
2020年本来就是产业分水岭之年,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构成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已然成型,必将引发剧烈的商业地壳运动。人口红利与流量红利出现双衰竭,跑狂飙增长的黄金岁月终结,国际贸易摩擦系数增大,国内消费呈现非连续性增长,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到来了。
美剧《美国众神》中的故事将在现实中上演商业版:红极一时如今却堕落的“旧神”们,联合起来去对抗包括由科技组成的美国“新神”。新神的崛起已经挤压了旧神的生存空间,因为神的力量来源于人类的崇拜和信仰,旧神失去信徒便失去神力,沦为常人,有些甚至跌至社会底层。与此同时,感知到威胁的新神们也伸出了魔爪,新旧神之间的大战在所难免。
疫情将再次削弱了旧神的力量。个体的工作、生活习惯,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契约,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会重构,那些依附于旧世界的神祗会茫然不知所从,可谁又能成为新神区块链分水岭?虽然企业在疫情中哀嚎一片,可真正的冲击往往是默然无声的,大规模的陨落与新生将发生在后疫情时代的“长尾效应”中——如果疫情都不能把你倒逼出舒适区,能让你离开的就只有死亡了。
关于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定义一直含混而多元,但疫情是终极大考,你在疫情中的思考与行动,所体现出的领导力与执行力,界定自己是”企业家“还是”商人“的座标系。
664年前,朱元璋在徽州问计学士朱升,如何才能问鼎天下,朱升留下了著名的九字三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将其略作变形,可以成为后疫情时期的参照。
币圈疯狂!比特币首次突破23000美元,谁是背后推手?投资者还能进场吗?
近一个月,比特币币值从1.8万美元狂奔到2万美元,一度突破2.3万美元,涨势如虹。
受访人士提醒,随着币值的冲高,市场的狂热投资者陆续进入FOMO状态,在不断推高比特币市值的同时,也让回调的风险越来越大。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做好盈利策略的同时注意规避风险。
2.1万美元、2.2万美元、2.3万美元……比特币 历史 性站上2万美元!
紧接着,币圈上演了一幕幕“真香”现场:“去年有个人指着我鼻子说BTC(比特币)是骗人的,昨晚他来找我问如何进场。”
至于后市行情,多位专家表示,随着币值的冲高,市场的狂热投资者陆续进入FOMO(害怕错过机会)状态,在不断推高比特币市值的同时,也让回调的风险越来越大。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做好盈利策略的同时注意规避风险。
数据显示,比特币12月16日首度突破2万美元,16日23时20分,比特币交易价格涨至20670美元,日内涨幅高达6.51%,创 历史 新高;较今年3月的年内低谷增长了430%以上,较今年初累计上涨近200%,市值接近4000亿美元。比特币站上 历史 高位也带动其他虚拟币币值上涨。
突破2万美元新高之后,比特币币值在12月17日一再刷新,最高一度涨超2.3万美元。截至12月17日18时45分,比特币报于2.25万美元。
实际上,今年11月以来,比特币一直在高位盘旋,屡次逼近2万美元。11月18日突破1.8万美元,11月30日一度涨至19698美元。12月份前半个月稍有回落,但也保持在1.8万美元上方。
长期来看,在2013年的时候,比特币冲高到1000美元,之后大回撤到150美元。在2017年12月,比特币的价格上涨至接近2万美元时,当时比特币总市值达到3288.9亿美元。然而,之后的一年却遭遇了大跌,跌至近3000美元。
数据显示,MicroStrategy在2020年8月至9月期间以4.25亿美元买入38250枚比特币。Square在10月购买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比特币。灰度信托数字资产管理总规模已达近140亿美元。灰度基金旗下的GBTC数字资产总持仓量已经接近57万枚,相较于6月初的36万枚持仓量,不到半年的时间增长了58.3%。
10月21日,拥有超过3亿活跃用户的PayPal宣布将允许用户使用其应用买卖和持有比特币等少数虚拟货币,并在11月正式向符合条件的美国用户开放了加密货币服务。据投资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领域的对冲基金Pantera Capital估算,PayPal上线比特币业务三周内,其客户买入的比特币已经约占市场新供应币的70%。
12月,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达利欧表示,过去十年,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已经成为一种类黄金资产替代品。比特币与黄金等供应有限的流动财富存储方式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可作为黄金的一种分散投资。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12月16日宣布,将在2021年2月8日上线以太坊(ETH)期货产品。CME在2017年市场周期的高峰期推出了比特币期货合约,打破了加密衍生品世界的格局。根据The Block的数据,其比特币期货合约的未平仓合约已超过10亿美元,这使其成为最大的加密货币期货市场之一。
“随着越来越多大机构进入数字资产投资领域,全球数字资产交易领域将走向主流化、合规化、机构化,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更多的传统金融巨头全面拥抱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并强势入局是行业大势所趋,也给市场带来了海量资金入场的预期。”于佳宁分析指出。
比特币创新高之后,后市行情怎么走?
刘峰预计,随着币价创新高,市场的狂热投资者陆续进入FOMO状态,在不断推高比特币市值的同时,也让回调的风险越来越大。作为投资者应在这种FOMO心态中保持冷静,做好盈利策略的同时注意规避风险,做好保护自己资产的举措。
加密货币金融机构Nexo的联席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Antoni Trenchev则表示,“我们有了新的分水岭,下一个目标整数关口是30000美元,这是比特币新篇章的开始”。
此外,伦敦数字资产交易所Luno首席执行官Marcus Swanepoel表示,比特币可能会继续上冲至20000美元至25000美元区间,随后新一轮的大幅抛售将出现,比特币可能会回调20%至30%。
于佳宁指出,“比特币价格上涨是周期的红利,它的价值本质来源全球性共识的力量。在未来我们将看到有更多主流数字资产被主流资产所接纳。同时,在全球资产数字化的进程中,也会涌现越来越多的新兴数字资产走向主流,而这些数字资产都将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在未来,区块链思维也将成为全 社会 基础性的思维方式。”
区块链分水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区块链的分布、区块链分水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区块链分水岭
评论列表